移民加拿大之后,我懂得什么才是真正尊重孩子!

2019-06-30
分享:

加拿大被稱為孩子的天堂!不僅由于它的基礎教育世界領先,在校學習時間幾乎是中國的一半,高中以前還沒有課本,學生們似乎每天都在玩兒。

 

更重要的是它的基礎教育和社會文化對孩子的愛護、尊重程度很高,孩子們的權(quán)益很好得得到保障。

 

 
這些尊重愛護具體有哪些表現(xiàn)呢?

 

觀念決定行為
 
 

中國講究孝道,現(xiàn)在不少父母都喜歡讓孩子學孝經(jīng),讓孩子認識到父母的不容易,對父母的生養(yǎng)之恩要銘記在心。我們常說,懷胎十月,父母含辛茹苦如何如何,孩子天生下來的原罪似乎就是欠父母的。因此,讓我們理解孩子不屬于我們真是不大容易。

 

到了加拿大后,我意識到這種觀念上的巨大差異。西方普遍意識是,孩子是上天賜予的禮物。養(yǎng)育孩子也是個享受做父母的過程。

 

當父母從施恩變成享受,父母對子女的態(tài)度自然會不同。這就像你對待一個欠你很多賬、永遠還不清的人和你對待一個給你快樂、和你共同享受生活的人的態(tài)度一定會不同。

 

另外,按照梁漱溟先生的研究,西方由于信仰基督教,重視神與人的關系,父母和子女的等級意識差,更平等。中國自古是家族社會,重視輩分,人與人之間沒有邊界意識,只有天然的長幼尊卑的秩序。

 

在這樣的觀念前提下,中國父母對“尊重孩子”這個概念可能相對陌生。因為我們自古沒有這樣的觀念。“尊重孩子”對我們來說,可能更算一個教育新理念。

 

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,是獨立的個體。因此,父母不會拿孩子去比較、裝點面子。

 

其實想想,國內(nèi)很多父母是用對比的方式來教育孩子——你怎么不如誰誰誰;隔壁誰誰誰那么笨,考試都比你好?;蛘哂帽凰诵υ挼慕嵌葌z教育孩子,你這樣做,別人怎么看你;你這樣做,別人會笑話你;你穿這件衣服,會被人看不起;你做這個工作,給家里丟人,等等。這種比較,顯然是不尊重。

 

而加拿大會盡量保護隱私,不造成比較的可能。比如成績從來不排名,成績單不顯示分數(shù),成績單甚至都不讓其他同學代領。

 

父母也沒有希望孩子養(yǎng)老,孩子對父母是愛的觀念,而非責任義務。子女成年后,和父母相對獨立,雙方互不干擾,互相尊重彼此的界限。因此,從孩子是否讀大學、讀什么專業(yè),找什么工作、和誰戀愛、是否要孩子、要幾個等等都不會干涉。放手是最大的尊重和愛。

 

以尊重的態(tài)度與孩子對話
 
 

關于尊重孩子,給我第一觸動的是成年人對孩子說話的禮貌程度。加拿大人的禮貌是全世界出名的。請、謝謝、對不起、不客氣是下意識用語,頻繁到簡直防不勝防。甚至公車壞了,前面的電子屏對外打的都是“SORRY”。這些聽起來像笑話,但是他們對孩子說話的禮貌程度,剛來時真是讓我感動到要落淚。

 

老師和孩子說話,從來沒有呵斥,也沒有冷言冷語。迪迪剛上學時,英語不好。有一天和我說,聽不懂,老師不讓問。我很奇怪,帶他早晨去教室見老師。老師聽了之后,發(fā)現(xiàn)是迪迪誤會了她的意思。她對迪迪表現(xiàn)出極大的歉意、憐惜,對迪迪這兩天由于語言不通受到的委屈非常難過,連連和迪迪 say sorry。她的 sorry 不止是對不起,更多是同理心。

 

一個在謾罵呵斥聲中長大的孩子很難有完善的自尊。遇到過有的父母和我爭辯,他們認為打罵教育好,認為沒有打罵難成方圓,我說如果你希望孩子長大后不在乎尊嚴,你可以盡情打罵。這里是要目光接觸。

 

迪迪有個老師和學生談心時,學生坐在椅子上低頭不肯看老師,老師就蹲在地上,仰著頭看學生,以此達到目光接觸。目光接觸一方面是表達尊重,另外也是看對方對談話的接受程度。

 

平時老師和學生說話,不會有太重的詞,就算命令,也是 Please,只是語氣嚴肅一些。運動隊、學音樂、畫畫等等這些課外班的教練、老師從來不會責罵,總是說“你如果怎么樣就更好了”,孩子的任何一點進步老師們、教練們都會看在眼里。

 

迪迪運動不杰出,但他從來不會煩運動班,棒球、足球、羽毛球、籃球等等,他都喜歡。從來沒有一位教練責罵他,盡管剛開始,對他學得慢,有時候我都著急,但是教練們都很有耐心,總是鼓勵他。我覺得迪迪太幸福了。

 

這樣的好處是孩子不自卑。迪迪知道自己什么擅長,什么不擅長。他不會為擅長驕傲,也不會為不擅長自卑。加拿大社會絕不會評論一個人的美丑妍媸,高矮胖瘦,認為只是人體特點而已。同樣的,孩子們也不認為自己的這些擅長、不擅長是什么優(yōu)缺點。

 

尊重孩子的感覺
 

國內(nèi)常說,有一種冷叫我媽覺得我冷,有一種餓叫我媽覺得我餓。這種特殊的冷和餓,加拿大基本沒有。孩子從小的時候,能表達自己的感受時,會抓勺子吃飯時,就能自己決定是否穿厚衣服,是否吃飽了。

 

經(jīng)??吹叫⌒〉暮⒆訃鴩?,坐在餐椅上,吃到臉上身上桌子上地上到處是。很少見喂飯的。

 

小孩子去上托兒所,也是自己吃。據(jù)說,托兒所收孩子的標準之一是會自己吃飯。這邊的飯也簡單,最方便的食物之一是披薩。我見過小小的孩子跟著父母去購物,中午就跟著父母一樣,也拿著披薩啃。他們也所謂冷熱,不是吃飯都要喝湯,所以吃飯很簡單。

 

穿衣服就更是了。前天在電臺訪談時,我講了一個例子。迪迪學校有個英國來的媽媽,家里四個兒子,我們剛來時,最小的孩子還不大會走路。我在迪迪學校早高峰執(zhí)勤,那個媽媽每天都送孩子很早來學校,所以經(jīng)??吹剿暮⒆印S袀€冬天早晨,下著雨,我穿厚防雨夾克,他們家?guī)讉€孩子還是短褲。我問他媽媽,孩子不冷嗎。他媽媽笑著說,他們不穿,說不冷。她手里拿著老四的夾克,老四是短袖短褲在走廊下跑。

 

北美的教育大綱中認為,一般的孩子最晚到5歲,上學前班,就應該自己負責自己的穿衣了,就是自己從衣柜中拿適合當日的衣服,自己穿上。家長可以給建議,但是孩子要學會自己負責,再大就更如此了。

 

所以漸漸地,我也學會了讓迪迪自己找衣服穿,吃飯時不要勸。買衣服時,家長對孩子選的衣服可以不買,但是你買了之后,他要穿,還是應該給他自由度。

 

北美公立學校都沒有校服,風俗習慣是每天換衣服,迪迪的衣服就是短袖和長袖各五六件,短褲和長褲各五六條,一件薄防雨夾克,一件厚的防雨夾克,僅此而已。顏色各異,款式大同小異,每天穿什么,他自己隨便搭配。

 

有時候他穿個紅背心,一條藍褲子,看著就跟紅藍鉛筆似的。我試圖說過,也忍住了。迪迪沒用過紅藍鉛筆,他沒有這種印象,你說了他也不懂。

 

尊重孩子的感情、意愿
 

尊重了孩子的感覺,再向上升,就是尊重孩子的感情、意愿。

 

迪迪剛出生時,有個親戚帶孩子來我家做客。那個孩子總哭,哭起來還特別激烈,反而迪迪安靜很多。我觀察,當孩子在畫畫時,親戚就讓孩子去玩兒玩具,孩子不愿意,親戚就來拉孩子,結(jié)果孩子就哭了。幾乎每次都是,孩子做A,家長就讓做B,并且立即要求去做。我這么一說,大家都會覺得家長荒唐。可是反思我們自己,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狀況?

 

這件事給我很大的警醒。我比較注意,不過也有時候會犯錯誤。但這個畢竟是日常小事,更大的事情是孩子的興趣培養(yǎng)、各種選擇,包括將來的職業(yè)、婚姻等等。

 

加拿大社會在這方面對孩子的尊重也很棒。

 

首先,孩子上的課外班都是實打?qū)嵉呐d趣班,不是為了補短板,而是孩子喜歡的專長。

 

西方的教育理念之一是揚長,不是補短。

 

想想也對,任何人都有很多不足,補不過來。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才能開心,心甘情愿地付出。

 

這邊孩子從小學習、游戲,都強調(diào) passion,就是熱情。你有熱情,才有未來。我自己的經(jīng)歷也是如此。當我做研究寫論文時,我的快樂可以用心花怒放來形容。當我正式寫作后,我找到了歸屬感。

 

迪迪的課外班都是他喜歡的。加拿大這邊的家長報課外班一定是會問孩子,或者是孩子要求才去報。迪迪的課外班現(xiàn)在是周一英文,打鼓,周二數(shù)學,籃球,周三 Cadate, 周四騎馬,周五畫畫、籃球,周六國際象棋,周日中文、羽毛球。 他還想?yún)⒓訐魟Γ^續(xù)游泳、滑冰,實在是沒有時間了。

 

之前的講座中我也聲明過,英語、數(shù)學、中文雖然是文化課,但都是迪迪喜歡的。中文他現(xiàn)在可以打字一次寫1000字的作文,自己覺得很有成就感。迪迪很喜歡數(shù)學和國際象棋。他有空的時候,會在網(wǎng)上下棋,當然也玩兒游戲。

 

父母不是撒手不管,而是要建議、引導。比如我有個朋友的孩子不想上羽毛球,但是朋友覺得孩子有天分,關鍵是朋友自己喜歡,他就和孩子談判,最后同意孩子養(yǎng)寵物的要求,孩子繼續(xù)上。我們不評判這樣的方法,我只是想說明加拿大的父母一般會重視孩子的意見,孩子在自己的事情上相當有發(fā)言權(quán)。

 

在這樣的情況下,他們到了高中,上不上大學、上大學學什么專業(yè)、上什么大學,這些都是以孩子的意見為主了。也不會出現(xiàn)孩子抱怨不喜歡專業(yè),那為什么還要上,因為是我爸媽讓上的這樣的情形。

 

我和孩子一起成長
 

作為一位人到中年的媽媽,這些年,我也有不少進步,和大家分享。

 

我適應了被孩子拒絕。

 

之前在國內(nèi),迪迪還小,他也拒絕,不過沒有那么頻繁和強硬,哄兩句一般就就范了。但是在加拿大后,他也在成長,自我意識越來越強,所以拒絕起來越來越堅決。

 

和這邊的孩子一樣,迪迪拒絕是好好說話,不發(fā)脾氣、語氣不生硬,就是說:不,謝謝,(no, thanks)。我再說多少遍,他也是這句話。我只能是曉之以理、動之以情,多角度、察言觀色、斗智斗勇。

 

不過從他三年級開始,在寫作業(yè)方面我就敗下陣來,因為他會討價還價。現(xiàn)在忙起來,也更想得開了,對他的勸說也越來越少。

 

但加拿大的孩子也好管理。有時候,對一些規(guī)定性的要求,迪迪雖然不愿意,如果我們強調(diào),這是規(guī)定,他也就不反對了。比如限制每周玩兒電子游戲、看電視的時間。

 

做父母要學會道歉。

 

有時候我難免會錯怪他,迪迪就嚴肅認真地和我解釋,剛才怎么怎么了,他沒有怎么樣,是我理解錯了。 那我只能馬上說,對不起。不過一般說了“對不起”之后,迪迪也就原諒了。

 

他的情緒可能需要自己平復一下,可是不會再怪我們。如果我們確實有理,我也會心平氣和地給他解釋,他會自己分析。

 

和孩子相安無事的一個秘訣是你少關注他,多關注自己。讀過一個故事,說在美國迪士尼,有對父母帶著好幾個孩子玩兒。他們不去每個都管,而是著重玩兒自己的,讓孩子定時來集合。除了治安好,不會丟孩子,另外就是他們放得開。孩子其實像小狗,會跟著的。如果父母總是盯著孩子,孩子也會覺得煩,感覺到受寵,容易以自己為中心。

 

不關注孩子,就多發(fā)展自己的事業(yè)、興趣。不過建議不要陪著孩子寫作業(yè)時,刷手機。那樣還不如不陪著寫,自己在另一間屋子里刷手機呢。如果孩子學習,你陪著時讀本書,可能效果更好。

 

現(xiàn)在一個孩子,身邊圍著好幾位成年人,尤其是祖父母輩,對孩子盯得太緊,孩子沒有自由。雖然不是有意如此,但是也確實是不尊重。把孩子當寵物養(yǎng)了,沒有給他足夠的空間成長。

 

 

建立邊界意識
 
 

還有就是剛開始我說的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邊界,父母要接受邊界意識。不是說,你的孩子,就是你的附屬品,你想干嘛都行。孩子有隱私,有秘密,有心事,有自己的世界。父母好奇是難免的,可是不要踐踏。

 

孩子有自己的理想和愿望。他能實現(xiàn)自己的就不錯了,不應該讓他們承擔父母的未盡理想。孩子不是投資。如果懷著投資的心態(tài)養(yǎng)孩子,指望他將來如何獲得所謂的成功,那就是對孩子的不尊重。因為把他當工具了。社會上盛行一種功利主義思想,有的人甚至崇尚叢林法則。仔細想想,這些都是大有問題的。

 

父母一定要收起施恩的心態(tài)。孩子的到來才帶給我們做父母的機會,讓我們和他們一起成長,共同生活,讓我們的生命更圓滿。如果說恩情,也是相互的。

熱門視頻

more>>

最新活動

more>>

熱門國家

more>>
    自助移民
    自助移民
    移民費用
    移民費用
    私人訂制
    私人訂制
    微信咨詢
    微信咨詢
    咨詢熱線
    咨詢熱線
    TOP
    TOP
    添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