澳洲移民,大多數新住房都建在郊區(qū),獨立住宅是房屋所有權“澳大利亞夢想”的主要內容。因此,澳大利亞增長最快的種族群體,在中國大陸出生的移民,選擇在郊區(qū)定居也就不足為奇了。我們的研究發(fā)現,澳大利亞首都城市中國出生的移民的住宅模式正變得更加多樣化,更加郊區(qū)化。
中國移民澳大利亞的歷史可追溯到英聯邦本身,第一波浪潮與19世紀的淘金熱有關。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,來自香港,臺灣和東南亞“南洋”國家的華人與來自中國大陸南部的移民一起來到澳大利亞。自2000年以來,中國人移民到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多樣化。這些移民在社會經濟地位方面也越來越有優(yōu)勢,往往受到高等教育的推動。
澳大利亞現在擁有超過120萬中國人血統,其中41%出生在中國大陸。就像大多數澳大利亞人一樣,這些在中國出生的移民集中在主要城市。悉尼和墨爾本等城市的唐人街仍然是重要的文化偶像。然而現實情況是,就像紐約,多倫多和溫哥華等城市一樣,中國出生的移民有一種明顯的趨勢,即分散居住在郊區(qū)。
在我們涵蓋2001年至2011年三次人口普查期間的研究中,中國出生的住宅模式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更加多樣化。大城市的分布更加廣泛,并在中小城市聚集。換句話說,隨著中國出生移民的當地人口變得越來越大,越來越復雜,中國出現了多個飛地。
在較小的首府城市阿德萊德,霍巴特,達爾文和堪培拉,住宅區(qū)似乎出現在內城的主要大學附近。在這方面,住房市場和規(guī)劃舉措也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。聚類主要出現在城市內部和周圍,這可能與高層單元區(qū)的建設有關。有趣的是,這種郊區(qū)化的多樣性與“直線”同化模式的敘述背道而馳。
這是基于這樣一種觀點,即移民及其子女只是簡單地融入了整個人口。與這種“傳統”模式所預測的不同,中國出生的移民的融合伴隨著隨著時間的推移,集中度越來越強,主要是在郊區(qū),無論其社會經濟地位如何。住宅改善,個人優(yōu)勢和進入混合白色社區(qū)之間的關聯可能正在減弱。
總結:這反映在生活在中國主導的社區(qū)中的日益增長的趨勢,其中的好處是可以輕松獲得中國人擁有的商業(yè)和服務。種族集中的形成是自愿的,這與缺乏選擇權迫使移民分離的想法背道而馳。由于大約一半的澳大利亞人出生在海外或有海外出生的父母,移民使澳大利亞成為世界上最多樣化的國家之一。
以上資訊由廣州澳星收集整理
時間:2024-11-16 13:30~16:30
地址:上海靜安洲際酒店B1樓 珍珠廳8(恒豐路500號)
時間:2024-11-23 14:00~18:00
地址:蘇州工業(yè)園區(qū)蘇州大道西229號尼盛萬麗酒店
時間:2024-11-24 13:00~17:00
地址:北京萬達文華酒店7層中國結廳(北京市朝陽區(qū)建國路93號萬達廣場C座)
時間:2024-11-27 13:30~16:30
地址:青島市市南區(qū)香港中路8號威斯汀酒店五層
時間:2024-11-28 10:00~16:00
地址:上海恒豐路500號洲際辦公樓7樓 貴賓會議室